2018年民營醫院已全部納入“三醫監管”平臺
醫保限制品種檢查力度加大,扣款嚴重
五保戶和精準扶貧患者不能直接住院,病源流失大
......
民營醫院合規已箭在弦上
但是
“政策上”的要求,不具體
“理論上”的辦法,又太空
在醫改道路上
民營醫院走得太難
在重重困境下,唯有走出去
汲取成功經驗,開放思辨
方可破而后立
就在6月21日,一場“落地的”、“具體的”、“實用的”欣福源民營醫院“游學”活動第三期,在蓬溪博裕醫院和南部瑞康醫院舉行。來自川內的20余名院長、副院長和相關科室主任進行交流分享,以開放的心態,容納各家所長,共話民營醫院發展之路。
在座談會上,蓬溪博裕醫院副院長王可斌分享了醫院從開業到第二周,住院人數突破200人是如何做的。院長郎天聞分享了醫院的管理思路和心得, 介紹了醫院在運營發展中的經驗成效,并與欣福源董事長趙志全和游學院長們進行了討論,對醫院管理和藥房托管進行了提問和解答。
在蓬溪博裕醫院藥劑科牟主任和大家分享了藥房托管的優劣勢之后,參會民營醫院領導參觀了蓬溪博裕醫院藥房、庫房、醫養結合老年公寓等。
其后,游學院長們來到了南部瑞康醫院,醫院院長周廣政分享了“民營醫院如何在兩年內突破4000萬”。欣福源藥房標準建設部張宗全,展示了兩家醫院托管后工作取得的成績,正十七學術中心梁權,介紹了藥房托管相關增值服務。
會后,游學院長有談到:“本次“游學”活動讓我們印象很深。大家這樣無私分享醫院管理、科室打造的干貨,實在讓我們學到很多實際的東西,受益匪淺。除此之外,通過本次欣福源民營醫院“游學”活動,我們還發現,原來藥房托管是系統的管理,并由專業團隊在負責。”
分享的兩家醫院也有提道:“醫院藥房在托管后,不僅大大節省了醫院精力,藥房托管相關的增值服務還幫助醫院在應檢、藥房標準化建設、三醫監管等逐步實現了合理合規。”
整個“游學”活動下來,我們發現做得好的民營醫院都有一個共性——就是這些醫院,更愿意走出去學習、交流、分享。而醫院也愿意將更多的精力,投入在醫院發展管理上面,將一些較繁瑣耗精力的業務進行外包。